中國知識產權報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4-11-5
近日,四川大學傳來喜訊,在前不久的深圳高交會上推出的電動車用新型電池,不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而且各項指標已超過相關技術標準,突破了日本的專利壁壘。四川大學有關人士表示,與該核心技術相關的技術產業(yè)化將給四川大學帶來豐厚收益。 據(jù)介紹,專利技術產業(yè)化的新路子讓四川大學嘗到了甜頭。四川大學以“四川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”為支撐,搭建專利技術轉移平臺,成功地將系列專利技術產業(yè)化。例如,含有10項專利的“20萬噸/年粉狀磷銨國產化裝置”在貴州成功實施,含有3項發(fā)明專利的“新型無鹵阻燃聚酯”成功地在濟南正昊化纖新材料有限公司投產,含有6項發(fā)明專利的“石油煉廠尾氣中稀乙烯制丙醛的清潔技術”在新疆實施等等,均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 據(jù)悉,四川大學被確定為全國專利試點單位后,學校加強建立專利激勵機制,深化學校專利管理體制改革。近年來,專利申請量高速(High Speed)增長、連年翻番,專利申請量于2000年、2001年、2002年分別為34項、62項和136項,在全國高校排名中由2001年的第11位躍居到2002年的第7位。(蒲萍) |
|
|
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